图片
网站标志
图片
图片
文章详情
 
文章搜索
 
 
“和合中国”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作者:    发布于:2022-09-10 19:52:36    文字:【】【】【
 

      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特展108日正式启幕了,不论是展出的文物类别、数量,还是文物首次展出比例,都开创了辽博历史新纪录。不过,在我看来,“规模最大”更多体现在对“和合中国”主题的诠释上。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合”体现着华夏先民对自然与世界的认知、对礼仪之邦血脉的延续。换言之,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是囊括了“和合”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综合使然。

       据考证,“和”的概念始于商周时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和”常常与“龢”字通用,后者的本义指的是声音相应和。在一些学者看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龢”字,就是乐器和谐奏响,这也是为什么“和合中国”特展中,将成套的编钟与石磬摆放在显著位置。以物释字、用字表物,二者相得益彰。“合”字同样始见于甲骨文,它的本义为盖合,后引申为聚合、结合、符合等含义。

      虽和器乐相关,但“和合”二字在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其内涵得到了不断扩充与丰富。不论是与天地参,认知自然,还是乐山乐水,谐和自然,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已经知晓人类与自然最终要和谐统一。

       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中国的文明起源与西方的文明起源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型,即“连续性”和“破裂性”。在中国人看来,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宇宙中所有的存在都是普遍联系的,文明的发展依赖于人与人的关系。

       比如,五代南唐时期画家董源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作《夏景山口待渡图》,于宁静中见动势,在和谐里见统一,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而在“孝承家和”单元里,则通过南宋的《摹孝经图卷》、明代文徵明《顾生孝感记图卷》等文物,凸显了“和合”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孝道传承。

       从诞生到发展,再到不断外延,作为我们文化基因之一的“和合”思想,沿着历史时间轴线,不断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代际相传。

       “和合”蕴含着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思想。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我们追求的社会文明价值,明德修身、人心和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尊崇的道德操守,而秉承协和万邦、文明互鉴的价值理念更我们进行平等交流与有机融合的基础。

       换言之,“和合”提供了一个读懂中国的切口。

 
 
当前位置
脚注信息
主管主办:凌源市哥们传媒   全案策划:凌源东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