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网站标志
图片
图片
文章详情
 
文章搜索
 
 
朝鲜战场上的特等功臣——郭金升
作者:    发布于:2021-10-04 22:24:38    文字:【】【】【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功勋卓著的志愿军英雄模范人物: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杨连弟、罗盛教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名录中,还有一位叫郭金升的人,他的名字虽不被现在的人们所熟知,但他的事迹,却早已在中朝两军和两国人民当中流传。
郭金升,男,汉族,1916年生,辽宁省凌源市小城子镇杨大营子村人,1946年7月参加革命,1951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入朝作战。1953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普通的铁道工程兵,郭金升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保路护路的特殊战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6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特等功臣”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被誉为朝鲜战场上的“拆弹大王”。

图片


   

抢救列车

1951年夏,朝鲜北部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大片土地被淹,道路桥梁毁坏无数,志愿军本就非常薄弱的后勤运输线几乎瘫痪。而自1951年8月起,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利用其空军优势,又趁机对“三八线”以北的志愿军运输线实施大规模、持续性、战略性轰炸,试图从空中封锁并彻底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系统,美军把他们的这次行动得意地称之为“空中绞杀战”。面对敌人猛烈的空中封锁,志愿军后勤保障各部门、诸兵种密切协作,同敌人进行了残酷而艰苦的斗争,其中十几万志愿军铁道兵日夜奋战在朝鲜千里铁道线上,冒着敌人的猛烈轰炸,进行铁路抢修、桥梁架设等任务,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

1952年1月的一天,志愿军铁道总队三大队苦战一夜的郭金升,迎着朝阳向路下车站方向走去,刚走到站口,空中突然来了6架F—86敌机,对路下车站进行轮番轰炸,一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被炸起火。列车前部车厢装的是粮食,接着粮食车的是一节装满汽油桶的车厢,后部是弹药车。火势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抢救,整列火车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这万分危机时刻,郭金升和几名同行的战友飞也似地爬上列车,迅速向车厢下转移汽油桶,在推滚油桶时,郭金升的手部受伤,鲜血直流,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拼命施救,终于和闻讯赶来的“大部队”一起把70多桶油滚动到车下、转移到安全地带。接着郭金升又和战友们一起爬上熊熊燃烧的粮食车上救火,直至把火扑灭,确保了列车安然无事。连续几天,敌人飞机又多次对车站进行轰炸,每次郭金升都冲锋在前,英勇奋战。


图片

   

第一次“拆弹”

1952年春,美帝国主义为了挽回前一阶段在军事上的败绩,他们采取避实就虚、封锁运送志愿军作战物资“来路”和“去路”两头炸的办法,在运输铁路线上投掷了大量的炸弹。一千磅的、两千磅的,现时爆炸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定时炸弹,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一次,我志愿军某部在排除定时炸弹时,炸弹突然爆炸,十几个人有的牺牲,有的身负重伤。

二月的一天,在刚被轰炸过的铁路线上,定时炸弹又出现了,现场施工人员顿时都屏住了呼吸,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在这紧要关头,郭金升主动请缨,要把这两枚炸弹“拉”走。随着支队长一声令下,郭金升找来绳子、钳子和铁丝,坚定地走近定时炸弹,把铁丝穿过定时炸弹的铁环,用钳子拧紧,拴好绳子,把胳膊一甩,大喊一声:“同志们,拉!”,战士们一拥而上拽起绳子,把定时炸弹拉到了稻田旁边的荒地里。郭金升又快速把第二颗定时炸弹拴好,当大家刚拉出十几步远时,定时炸弹的一头掉进弹坑里,任凭怎样拉,也拉不动。郭金升又飞身跳进弹坑,跪在地上,把两只手伸进定时炸弹下边,想把它抬起来,因为弹体沉重,一动未动。他向周围扫了一眼,见路旁有一根木杆,便取来木杆插在弹下,用力撬起,大家就劲一拉,定时炸弹被拉出弹坑。定时炸弹被妥善“处理”了,战友们欢呼雀跃,现场指挥员拍着郭金升的肩膀说:“郭金升,好样的!”。此后,凡是有“拆”弹的事,只要他在,都主动去“拉”。

由于定时炸弹与现时炸弹不同,它不仅爆炸时对铁路设施有极大的破坏,而且爆炸前还给人的精神乃至生命造成一种引而待发的威胁。敌人投下的定时炸弹,有的横卧,大部分扎入土中,一般情况下扎进2-6米,而且有的定时炸弹在爆炸前地表往往无明显痕迹,隐蔽性很强,破坏性更大。夜里,郭金升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每当他一合上眼,脑海里全是白天拉定时炸弹的场景。他不由地问自己:难道每次炸弹下来,都要用这种方式处理吗?难道就不能将它就地拆掉?既然美国鬼子能装上去,那我就能卸下来,郭金升自言自语道。过了两天,郭金升郑重地向领导提出了要“拆卸定时炸弹”的请求。


图片

   

拆弹大王

郭金升拆卸定时炸弹的请求批准当天,他高兴极了。当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向还在荒野里搁置的那两颗定时炸弹跑去,想要研究个“明白”。他把定时炸弹反复看了几遍,然后蹲下身子,用耳听听弹体,果然有嘀嗒嘀嗒的声音,接着扒开弹尾四周的土,发现一条细微的缝隙,周围并没有焊接和铆的痕迹。缝隙前有一个小“帽子”,于是他一条腿跪在地上,一条腿顶着定时炸弹,用手扳拧那个“帽子”,没拧动,他又仔细一看,秘密发现了,原来弹尾引信被反拆卸钢珠外套管的螺丝卡住了,他回手拿起锤子向弹尾引信的外套管小心砸了几下,外套管连同引信有些松动,然后,他又用力拧,引信外套管随着扳手的转动,渐渐松动并离开弹体。定时炸弹没了引信就成了废铜烂铁。接着,他用同样办法拆卸了第二颗定时炸弹的引信。从此,郭金升拆卸定时炸弹的消息像捷报一样很快在中朝部队中传开了,战士们都说:“美国鬼子的定时炸弹变成了定死炸弹了!”

部队十分重视郭金升的“排弹”工作,还专门派了两名技术人员帮助他研究定时炸弹的性能和原理。从此,他更加信心百倍,排弹技能不断提高。5月13日,美国鬼子的B—29型重型轰炸机群,在喷气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又向我铁路沿线袭击。危急时刻,正在吃午饭的郭金升,扔下饭碗,和四名战士一起直奔轰炸地点。他们很快把定时炸弹从土里挖出来,郭金升迅速做出判断,并拿起专用工具就“拆”,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炸掉的引信全被他拆卸掉了,定时炸弹都变成了“哑弹”。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在公路旁草丛里有一种从未见过的炸弹,有罐头盒那么大,两侧各有一个翅膀,像一只大蝴蝶。再往前看,公路两旁、田野四周也都布满这样东西,敌人的手段越来越狡猾,但这也没有难倒郭金升。他仔细查找其中的秘密,他发现这种炸弹的两翅中间有一根约二十公分长的钢丝连接在翅膀上。他断定这根钢丝线就是炸弹的引爆装置,于是就找来一根草绳子,用铁丝弯了一个小钩,拴在草绳一端,把铁钩轻轻搭在“蝴蝶弹”的钢丝上,然后,卧在约一百公尺远的地方,用力一拉,“蝴蝶弹”轰的一声爆炸了。还是用这种办法,郭金升和战友们把其他“蝴蝶弹”捡到一起实施集中“爆破”。


图片


郭金升拿生命做实验,以换取拆弹经验。每次拆卸定时炸弹他都牢记引信的特征、部位以及拆卸方法,并做了大量笔记。在后来志愿军总队编写《炸弹处理与研究》一书时,就大量参考了他的经验。

在朝鲜“钢铁运输线”上,在反轰炸的对敌斗争中,郭金升凭着他的勇敢和机智,战胜了一次次死亡威胁,排除了各种各样的定时炸弹,保证了前线军用物资运输的补给。据统计,他从1952年春以来一年时间里,共排除、拆卸各类炸弹50余种、1129枚,其中定时炸弹693枚。从他所拆卸的各类炸弹中取出的炸药竟达27吨,这些炸药也正是志愿军急需物资,战士们用来劈山采石构筑工事,还开凿了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防空洞。这种做法很快在各部队推广开来。此外,郭金升还把自己的排弹技术传授给战友们,共培训学员200多名。其中,学员陈璞最为突出,一个人共拆卸了116枚定时炸弹,被评为志愿军“一等功臣”。


图片


   

归来见领袖

1952年6月18日,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召开第一届庆功大会,会上郭金升立功受奖。6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郭金升“特等功臣”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郭金升“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时被推选为志愿军归国观礼团的代表,参加国庆三周年庆典。国庆典礼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毛主席还称赞他说:“好哇,你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美国定时炸弹的秘密被你揭穿了!”。195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抗美援朝专刊”以“战胜定时炸弹的志愿军特等功臣郭金升”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1953年,“荣誉归于郭金升”、“特等功臣郭金升”两部专题连环画分别记录和描绘了他的传奇故事;1956年“志愿军英雄传”系列选本《孤胆英雄》一书也刊载了排弹大王郭金升的感人事迹。

1953年11月,郭金升凯旋归国,来到了陕西宝鸡,先后在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二处、第四工程局一处任材料库巡守员、工程队副队长、段总务室主任、分区工会副主席等职。所到之处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永葆英雄本色,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和宝鸡市劳动模范。

1970年3月23日,郭金升因积劳成疾,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在陕西咸阳市病逝,享年54岁。197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追认郭金升为革命烈士,他的骨灰安放在西安市革命烈士陵园。

1978年,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巍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东方》中,深刻再现了志愿军特等功臣、拆弹英雄、一位普通志愿军战士郭祥的战斗和情感历程,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书中主人公郭祥就是郭金升原型人物之一。

今天,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朝鲜战场上的特等功臣,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授予郭金升为“开路先锋卓越人物”荣誉称号,他的英雄事迹将世代流传。


图片


作者刘万利,原凌源市工信局副局长,朝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凌源分会副会长,红色收藏名人。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功勋卓著的志愿军英雄模范人物: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杨连弟、罗盛教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名录中,还有一位叫郭金升的人,他的名字虽不被现在的人们所熟知,但他的事迹,却早已在中朝两军和两国人民当中流传。
郭金升,男,汉族,1916年生,辽宁省凌源市小城子镇杨大营子村人,1946年7月参加革命,1951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入朝作战。1953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普通的铁道工程兵,郭金升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保路护路的特殊战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6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特等功臣”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被誉为朝鲜战场上的“拆弹大王”。


   

抢救列车

1951年夏,朝鲜北部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大片土地被淹,道路桥梁毁坏无数,志愿军本就非常薄弱的后勤运输线几乎瘫痪。而自1951年8月起,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利用其空军优势,又趁机对“三八线”以北的志愿军运输线实施大规模、持续性、战略性轰炸,试图从空中封锁并彻底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系统,美军把他们的这次行动得意地称之为“空中绞杀战”。面对敌人猛烈的空中封锁,志愿军后勤保障各部门、诸兵种密切协作,同敌人进行了残酷而艰苦的斗争,其中十几万志愿军铁道兵日夜奋战在朝鲜千里铁道线上,冒着敌人的猛烈轰炸,进行铁路抢修、桥梁架设等任务,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

1952年1月的一天,志愿军铁道总队三大队苦战一夜的郭金升,迎着朝阳向路下车站方向走去,刚走到站口,空中突然来了6架F—86敌机,对路下车站进行轮番轰炸,一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被炸起火。列车前部车厢装的是粮食,接着粮食车的是一节装满汽油桶的车厢,后部是弹药车。火势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抢救,整列火车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这万分危机时刻,郭金升和几名同行的战友飞也似地爬上列车,迅速向车厢下转移汽油桶,在推滚油桶时,郭金升的手部受伤,鲜血直流,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拼命施救,终于和闻讯赶来的“大部队”一起把70多桶油滚动到车下、转移到安全地带。接着郭金升又和战友们一起爬上熊熊燃烧的粮食车上救火,直至把火扑灭,确保了列车安然无事。连续几天,敌人飞机又多次对车站进行轰炸,每次郭金升都冲锋在前,英勇奋战。


   

                                                                第一次“拆弹”

1952年春,美帝国主义为了挽回前一阶段在军事上的败绩,他们采取避实就虚、封锁运送志愿军作战物资“来路”和“去路”两头炸的办法,在运输铁路线上投掷了大量的炸弹。一千磅的、两千磅的,现时爆炸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定时炸弹,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一次,我志愿军某部在排除定时炸弹时,炸弹突然爆炸,十几个人有的牺牲,有的身负重伤。

二月的一天,在刚被轰炸过的铁路线上,定时炸弹又出现了,现场施工人员顿时都屏住了呼吸,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在这紧要关头,郭金升主动请缨,要把这两枚炸弹“拉”走。随着支队长一声令下,郭金升找来绳子、钳子和铁丝,坚定地走近定时炸弹,把铁丝穿过定时炸弹的铁环,用钳子拧紧,拴好绳子,把胳膊一甩,大喊一声:“同志们,拉!”,战士们一拥而上拽起绳子,把定时炸弹拉到了稻田旁边的荒地里。郭金升又快速把第二颗定时炸弹拴好,当大家刚拉出十几步远时,定时炸弹的一头掉进弹坑里,任凭怎样拉,也拉不动。郭金升又飞身跳进弹坑,跪在地上,把两只手伸进定时炸弹下边,想把它抬起来,因为弹体沉重,一动未动。他向周围扫了一眼,见路旁有一根木杆,便取来木杆插在弹下,用力撬起,大家就劲一拉,定时炸弹被拉出弹坑。定时炸弹被妥善“处理”了,战友们欢呼雀跃,现场指挥员拍着郭金升的肩膀说:“郭金升,好样的!”。此后,凡是有“拆”弹的事,只要他在,都主动去“拉”。

由于定时炸弹与现时炸弹不同,它不仅爆炸时对铁路设施有极大的破坏,而且爆炸前还给人的精神乃至生命造成一种引而待发的威胁。敌人投下的定时炸弹,有的横卧,大部分扎入土中,一般情况下扎进2-6米,而且有的定时炸弹在爆炸前地表往往无明显痕迹,隐蔽性很强,破坏性更大。夜里,郭金升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每当他一合上眼,脑海里全是白天拉定时炸弹的场景。他不由地问自己:难道每次炸弹下来,都要用这种方式处理吗?难道就不能将它就地拆掉?既然美国鬼子能装上去,那我就能卸下来,郭金升自言自语道。过了两天,郭金升郑重地向领导提出了要“拆卸定时炸弹”的请求。


        

                                                                         拆弹大王

郭金升拆卸定时炸弹的请求批准当天,他高兴极了。当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向还在荒野里搁置的那两颗定时炸弹跑去,想要研究个“明白”。他把定时炸弹反复看了几遍,然后蹲下身子,用耳听听弹体,果然有嘀嗒嘀嗒的声音,接着扒开弹尾四周的土,发现一条细微的缝隙,周围并没有焊接和铆的痕迹。缝隙前有一个小“帽子”,于是他一条腿跪在地上,一条腿顶着定时炸弹,用手扳拧那个“帽子”,没拧动,他又仔细一看,秘密发现了,原来弹尾引信被反拆卸钢珠外套管的螺丝卡住了,他回手拿起锤子向弹尾引信的外套管小心砸了几下,外套管连同引信有些松动,然后,他又用力拧,引信外套管随着扳手的转动,渐渐松动并离开弹体。定时炸弹没了引信就成了废铜烂铁。接着,他用同样办法拆卸了第二颗定时炸弹的引信。从此,郭金升拆卸定时炸弹的消息像捷报一样很快在中朝部队中传开了,战士们都说:“美国鬼子的定时炸弹变成了定死炸弹了!”

部队十分重视郭金升的“排弹”工作,还专门派了两名技术人员帮助他研究定时炸弹的性能和原理。从此,他更加信心百倍,排弹技能不断提高。5月13日,美国鬼子的B—29型重型轰炸机群,在喷气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又向我铁路沿线袭击。危急时刻,正在吃午饭的郭金升,扔下饭碗,和四名战士一起直奔轰炸地点。他们很快把定时炸弹从土里挖出来,郭金升迅速做出判断,并拿起专用工具就“拆”,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炸掉的引信全被他拆卸掉了,定时炸弹都变成了“哑弹”。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在公路旁草丛里有一种从未见过的炸弹,有罐头盒那么大,两侧各有一个翅膀,像一只大蝴蝶。再往前看,公路两旁、田野四周也都布满这样东西,敌人的手段越来越狡猾,但这也没有难倒郭金升。他仔细查找其中的秘密,他发现这种炸弹的两翅中间有一根约二十公分长的钢丝连接在翅膀上。他断定这根钢丝线就是炸弹的引爆装置,于是就找来一根草绳子,用铁丝弯了一个小钩,拴在草绳一端,把铁钩轻轻搭在“蝴蝶弹”的钢丝上,然后,卧在约一百公尺远的地方,用力一拉,“蝴蝶弹”轰的一声爆炸了。还是用这种办法,郭金升和战友们把其他“蝴蝶弹”捡到一起实施集中“爆破”。



郭金升拿生命做实验,以换取拆弹经验。每次拆卸定时炸弹他都牢记引信的特征、部位以及拆卸方法,并做了大量笔记。在后来志愿军总队编写《炸弹处理与研究》一书时,就大量参考了他的经验。

在朝鲜“钢铁运输线”上,在反轰炸的对敌斗争中,郭金升凭着他的勇敢和机智,战胜了一次次死亡威胁,排除了各种各样的定时炸弹,保证了前线军用物资运输的补给。据统计,他从1952年春以来一年时间里,共排除、拆卸各类炸弹50余种、1129枚,其中定时炸弹693枚。从他所拆卸的各类炸弹中取出的炸药竟达27吨,这些炸药也正是志愿军急需物资,战士们用来劈山采石构筑工事,还开凿了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防空洞。这种做法很快在各部队推广开来。此外,郭金升还把自己的排弹技术传授给战友们,共培训学员200多名。其中,学员陈璞最为突出,一个人共拆卸了116枚定时炸弹,被评为志愿军“一等功臣”。




   

                                                             归来见领袖

1952年6月18日,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召开第一届庆功大会,会上郭金升立功受奖。6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郭金升“特等功臣”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郭金升“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时被推选为志愿军归国观礼团的代表,参加国庆三周年庆典。国庆典礼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毛主席还称赞他说:“好哇,你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美国定时炸弹的秘密被你揭穿了!”。195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抗美援朝专刊”以“战胜定时炸弹的志愿军特等功臣郭金升”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1953年,“荣誉归于郭金升”、“特等功臣郭金升”两部专题连环画分别记录和描绘了他的传奇故事;1956年“志愿军英雄传”系列选本《孤胆英雄》一书也刊载了排弹大王郭金升的感人事迹。

1953年11月,郭金升凯旋归国,来到了陕西宝鸡,先后在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二处、第四工程局一处任材料库巡守员、工程队副队长、段总务室主任、分区工会副主席等职。所到之处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永葆英雄本色,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和宝鸡市劳动模范。

1970年3月23日,郭金升因积劳成疾,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在陕西咸阳市病逝,享年54岁。1970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追认郭金升为革命烈士,他的骨灰安放在西安市革命烈士陵园。

1978年,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巍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东方》中,深刻再现了志愿军特等功臣、拆弹英雄、一位普通志愿军战士郭祥的战斗和情感历程,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书中主人公郭祥就是郭金升原型人物之一。

今天,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朝鲜战场上的特等功臣,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授予郭金升为“开路先锋卓越人物”荣誉称号,他的英雄事迹将世代流传。

作者刘万利,原凌源市工信局副局长,朝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凌源分会副会长,红色收藏名人。

 
 
当前位置
脚注信息
主管主办:凌源市哥们传媒   全案策划:凌源东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